OM币最早有杠杆吗?从交易机制看代币风波根源

OM币(Mantra)2025年4月的95%暴跌事件中,杠杆交易成为推波助澜的关键因素,这让“OM币最早有杠杆吗”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追溯其交易历史可见,杠杆机制并非OM币上线初期的标配,而是伴随其市值增长与交易所认可逐步出现的,而这一机制最终也成为其市值崩塌的重要诱因。

OM币的前身MANTRA DAO成立于2020年,初期聚焦质押、借贷等基础DeFi服务,代币交易以现货为主。彼时其市值规模较小,且存在项目方高度控盘、法律纠纷等问题,主流交易所未为其开通杠杆交易权限。直到2023年中东资本收购项目并包装为RWAfi概念后,OM币在2024年实现超200倍涨幅,市值跻身前25,杠杆交易才随之落地。

据交易所公开信息,币安、Bybit等平台是较早为OM币开通永续合约(含杠杆功能)的主流交易场所。这些平台看中其市值热度与交易流动性,将OM币纳入杠杆交易标的,而永续合约的高杠杆特性也让投资者能以小博大,进一步放大了交易活跃度。数据显示,OM币崩盘前,Binance和Bybit的永续合约市场是其卖压主要集中地。

杠杆机制的引入虽提升了OM币的市场关注度,却也埋下巨大风险。2025年4月的暴跌中,大规模强制平仓成为崩盘导火索,12小时内超6697万美元仓位被清算,10个头寸清算金额均超百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币安早在2024年10月就已察觉风险,通过降低杠杆水平、增设风险弹窗等方式防控,但仍未能阻止危机爆发。

OM币的杠杆交易发展史警示,虚拟货币的杠杆机制只会放大其投机风险。我国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属性,无论OM币等代币是否开通杠杆,参与此类交易都面临法律与财产双重风险。OM币从无杠杆到引入杠杆,再到因杠杆加速崩盘的历程,再次证明虚拟货币市场缺乏监管的残酷性,远离此类交易才是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