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 “松鼠币现状”,需先厘清市场中两类主流币种 ——PUNT(松鼠币)与 PNUT(花生松鼠币)的真实处境:前者依托游戏合作试图破局却进展缓慢,后者借热点炒作暴涨暴跌后陷入沉寂,二者虽路径不同,却共同暴露了 MEME 类代币 “无价值锚点、高投机属性” 的本质,当前参与交易暗藏财产清零与法律追责的双重风险。
PUNT 松鼠币的现状是 “生态画饼难掩发展乏力”。该代币试图以社区驱动为核心突围,2025 年初与区块链游戏平台 XGame 达成合作,宣称可用于购买游戏皮肤、竞拍虚拟土地等,但实际落地严重滞后。截至 2025 年 10 月,其承诺的游戏内功能仍未上线,技术迭代速度远落后于同类项目,导致价格在短暂复苏后再度低迷 —— 对比 2023 年的价格高点,跌幅已超 70%。尽管 dydx 交易所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撑,但链上数据显示,日均交易量较合作初期萎缩 62%,社区活跃度持续下滑,所谓 “生态转型” 沦为吸引资金的噱头,与监管部门曝光的 “编造应用场景炒作代币” 骗局特征高度吻合。
PNUT 花生松鼠币的现状则是 “热点退潮后的崩盘后遗症”。该代币借 “纽约松鼠事件” 的舆论热度爆发,2024 年 11 月曾创下 6600 倍的暴涨神话,市值一度突破 1.1 亿美元,但炒作泡沫破裂速度同样惊人:项目部署者在上线后迅速抛售全部代币套现离场,聪明钱账户在获利 3668% 后清空仓位,仅留下散户接盘。截至 2025 年 10 月,其市值已缩水至不足 300 万美元,较峰值跌幅超 97%,大量投资者因追高被套,重现了 SLERF 币 “拉涨即收割” 的崩盘轨迹。这种 “借事件造势 - 资本炒作 - 集中抛售” 的模式,正是 MEME 币骗局的典型运作逻辑。
两类松鼠币的现状均指向同一风险内核:缺乏实质价值支撑。无论是 PUNT 的 “游戏生态” 还是 PNUT 的 “事件热度”,都未形成可持续的价值闭环 —— 前者无落地应用,后者无核心功能,价格波动完全依赖市场情绪与资金炒作。更危险的是,二者均存在合规隐患:既未获得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交易又依托境外平台进行,资金极可能与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挂钩,参与者随时面临冻卡风险。参考 “土拨鼠币” 因虚假宣传崩盘导致投资者损失 3150 万的案例,松鼠币的炒作热潮背后,正是 “借新概念行诈骗之实” 的陷阱。
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两类松鼠币的交易行为均属非法金融活动。当前市场中所谓的 “复苏迹象”“潜力预期”,不过是投机者制造的虚假信号。投资者必须认清其 MEME 币本质,摒弃 “炒币暴富” 的幻想,坚决远离相关交易,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守护资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