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E 币自 2025 年 1 月发行以来,多次上演单日暴涨 90% 甚至 300% 的行情,其价格波动并非偶然,而是 “情怀叙事 + 生态红利 + 资本操弄” 三重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成为 Meme 币赛道的典型案例。
核心驱动力源于名人与情怀的双重叙事引爆市场情绪。VINE 币的发行本身就自带流量基因 —— 其发行方是短视频鼻祖 Vine 平台的联合创始人 Rus Yusupov,这一身份瞬间唤醒全球用户的怀旧记忆。更关键的是马斯克的 “隐性背书”:自 2022 年收购 X 平台(原推特)后,马斯克多次暗示 “考虑重启 Vine”,而 Yusupov 发行代币的时间点恰好与这一传闻形成呼应。这种 “创始人情怀 + 马斯克联动预期” 的组合叙事,使 VINE 币上线 1 小时市值就突破 1 亿美元,短期内冲高至 2.4 亿美元,完美踩中 Meme 币的 “情绪炒作” 密码。
Solana 生态的行业风口提供了天然土壤。VINE 币选择在 Solana 链上发行,精准契合了 2025 年 “高性能公链 + Meme 币爆发” 的行业趋势。Solana 的低 Gas 费(单笔交易成本不足 0.01 美元)与高 TPS(理论达 5 万笔 / 秒)特性,极大降低了散户的参与门槛,使小额资金能快速涌入推动价格上涨。同时,Solana 生态当时正掀起 AI 与社交协议热潮,VINE 币借此包装出 “Web3 版短视频平台” 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放大了上涨预期。
资本与交易所的推波助澜加速行情发酵。顶级交易所的上线为 VINE 币提供了流动性支撑,其发行两个月内便登陆币安、OKX 等平台,24 小时合约交易量峰值突破 16 亿美元,远超同期多数 Meme 币。更值得关注的是专业资本的动向:做市商 Wintermute、Amber Group 等持续增持,前十大持有者一度控制 39.52% 的供应量,形成明显的庄家控盘特征。这些资本通过 “拉盘爆仓空头 + 反手做空” 的操作,在合约市场制造脉冲行情,推动现货价格短期暴涨。
但需警惕的是,暴涨背后暗藏极高风险。VINE 币的价值完全依赖外部消息刺激,缺乏实际应用支撑,价格与实质进展严重脱钩,暴涨后往往伴随暴跌 —— 截至 2025 年 4 月,其价格较历史高点下跌超 90%。这种 “情绪退潮即崩盘” 的特征,印证了其炒作属性。
综上,VINE 币的暴涨是叙事、生态与资本共同作用的产物,但其行情缺乏价值根基。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此类 Meme 币的暴涨本质是短期资金游戏,跟风参与极易面临 “高位接盘” 的资金损失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