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 买 u 卖 u” 的隐晦表述,是虚拟货币市场与违法活动勾连的典型黑话 ——“wd” 实为 “网赌” 的暗语,“买 u 卖 u” 即交易泰达币(USDT)。据警方通报及监管文件显示,这种行为本质是为网络赌博提供资金结算通道,全程游走在法律红线边缘,已成为诈骗、洗钱的重灾区,需从行为本质、诈骗套路与法律后果三方面认清危害。
“wd 买 u 卖 u” 是网赌平台规避监管的核心手段,本质属非法金融活动。网络赌博在我国明令禁止,正规金融渠道绝不为其提供结算服务,于是不法分子将 USDT 作为 “资金桥梁”:赌客需先通过非法渠道 “买 u”,将人民币兑换为 USDT 转入网赌平台充当赌资;赢钱后再通过平台 “卖 u”,将 USDT 换回人民币提现。这一过程完全依赖 “U 商” 或地下钱庄完成,与公安部通报的 “换钱党” 非法汇兑模式如出一辙,仅是将结算标的从外汇换成了虚拟货币。2025 年打掉的 “鑫慷嘉” 资金盘案中,就有大量赌客通过此类方式流转资金,涉案金额达 130 亿元。
借 “wd 买 u 卖 u” 包装的诈骗套路已形成完整链条,2025 年涉案金额持续攀升。骗子精准利用赌客的投机心理,设计三类典型陷阱:一是 “虚假充值诈骗”,网赌平台宣称 “买 u 充值返 10%”,诱导用户通过指定 “U 商” 转账,收款后却显示 “充值失败”,客服以 “账户冻结” 要求再充 USDT 解锁,朱先生就曾因此被骗走账户内全部 USDT;二是 “U 商卷款跑路”,在社交平台伪装 “网赌专属 U 商”,以 “低价出 u”“秒到账” 为诱饵,赌客线下转账后立即失联,此类骗局占网赌关联诈骗的 71%;三是 “洗钱陷阱”,不法分子高价收赌客手中的 USDT,实则用于清洗电信诈骗赃款,导致赌客银行卡被冻结,2025 年已有超 5 万个账户因此受限。
必须明确:“wd 买 u 卖 u” 同时触犯多重法律,风险远超赌客预期。监管层面,十部门 “924 通知” 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而为网赌提供资金结算更是从重打击对象。法律层面,参与 “买 u 卖 u” 可能触犯赌博罪、非法经营罪,若涉及赃款还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江苏张某就因帮赌客兑换 USDT 赚取差价获刑 3 年。财产安全上,网赌平台多为对赌盘,后台可操控输赢,且资金通过混币器转移至海外,追回率不足 1%,黄女士就曾因网赌 “卖 u 提现” 被骗 4.4 万元现金。
对用户而言,防范风险的核心是 “双向拒绝”:拒绝参与任何网络赌博,认清 “wd” 本质是违法活动;拒绝为网赌相关的 “买 u 卖 u” 提供资金或渠道,牢记虚拟货币交易非法。若发现相关线索,立即通过国家反诈中心 APP 举报;银行卡被冻结后需主动向警方说明情况,争取从轻处理。
综上,“wd 买 u 卖 u” 是违法犯罪的 “遮羞布”,绝非赚钱捷径。用户需摒弃投机幻想,坚决远离,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