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币最早发行价多少?发行模式与价格起源解析

 

“瑞波币最早发行价多少” 的疑问,触及虚拟货币发行模式的特殊本质。与通过 ICO 定价发行的代币不同,瑞波币(XRP)2011 年诞生时并无明确 “发行价”,其早期流通以免费分发为主,首个公开交易价格直至 2013 年才出现,约为 0.0058 美元 / 枚。这一特殊起源既折射出早期虚拟货币的推广逻辑,更暴露了其缺乏价值锚点的投机属性。

需明确的核心事实是:瑞波币无传统意义的 “首发定价”,诞生即完成总量发行。2011 年,瑞波币由瑞安・福勒、杰德・迈克卡勒布等人设计,总量 1000 亿枚一次性铸造完成,其中瑞波公司(Ripple)初始持有约 600 亿枚,剩余 400 亿枚用于生态推广。这种 “预挖发行” 模式不同于比特币的挖矿产出,也未通过 ICO 进行公开定价募资,因此不存在固定的 “发行价”。早期获取瑞波币的主要方式是免费领取 ——2013 年项目方曾通过 Github 平台开展推广活动,用户注册即可免费领取 4500 枚瑞波币,按后期最高价折算价值超 10 万元,这种零成本分发成为早期流通的核心特征。

首个公开交易价格出现在 2013 年,且伴随剧烈波动。随着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兴起,瑞波币于 2013 年首次登陆 Poloniex 等早期交易所,公开交易价格约为 0.0058 美元 / 枚。但这一价格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仅反映初期市场投机情绪,随后便陷入长期低迷。2014 年第一季度,瑞波币价格暴跌 96%,最低触及 0.0002 美元,创下历史最差季度表现,凸显早期价格的脆弱性。这种 “无发行价 — 低价交易 — 极端波动” 的轨迹,印证了其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主导,与项目宣称的 “跨境支付功能” 无实质关联。

早期发行与定价模式埋下的隐患,在后续发展中持续发酵。瑞波公司持有的大量代币成为市场不稳定因素,SEC 在 2020 年诉讼中指控其 “通过出售 146 亿个 XRP 获利 13.8 亿美元,存在未注册证券发行行为”,核心争议便在于其中心化发行模式下的代币属性。而早期免费分发的代币在 2017 年行情中成为抛售筹码 —— 当年瑞波币价格暴涨 360 倍,最高触及 3.54 美元,但大量早期持有者集中套现导致价格随后暴跌 77%,无数追高者被套牢。这种由发行模式决定的价格宿命,在 2024 年行情中再度上演,即便全年涨幅达 200%,仍出现单日 30% 的暴跌,本质仍是早期投机基因的延续。

对投资者而言,追问 “最早发行价” 更需看清本质风险。瑞波币从 “免费领取” 到 “高价交易” 的历程,印证了虚拟货币缺乏实体价值支撑的核心问题。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无论其早期发行模式如何,参与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2024 年最高法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此类交易纠纷属无效民事行为,损失需自行承担。

综上,瑞波币并无传统意义的 “最早发行价”,其价格起源于 2013 年的市场自发交易,约 0.0058 美元 / 枚。从免费分发到价格暴涨暴跌的历程,始终凸显其投机本质与法律风险,远离相关交易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根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