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版图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不同国家对其流通态度与政策的动态变化备受关注。近期,多个国家在加密货币领域动作频频,折射出全球加密市场的复杂态势。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重镇,当地时间 7 月 18 日,总统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构建监管框架,要求稳定币按 1:1 与美元或美债挂钩,试图借稳定币巩固美元霸权、缓解美债危机。此法案通过后,银行等机构有望涉足稳定币发行,尽管加密货币支持者对此表示欢迎,但也引发诸多担忧,如资金跨境流动匿名性增加监管难度,可能滋生洗钱等非法活动,美国消费者联合会等也指出其绕过常规银行保护措施,易引发金融风险 。
欧盟方面,6 月下旬正式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条例》(MiCA)补充修正案,允许境外合规稳定币与欧盟境内同品牌稳定币自由兑换,旨在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吸引国际加密机构。不过,欧洲央行与欧盟委员会在此问题上存在分歧,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多次警告私人稳定币可能破坏金融稳定、削弱欧元地位,而欧盟委员会认为治理良好的稳定币挤兑风险低,希望借此提升欧盟在加密领域的竞争力 。
亚洲地区,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禁止无牌经营稳定币业务。此前,香港采取 “刚性储备 + 刑事追责 + 跨境管辖” 的严格监管框架,允许稳定币多币种储备,与美国要求稳定币 100% 锚定美元资产有所不同。街边找换店目前业务暂未受牌照限制,存量稳定币持有人可在持牌平台交易 。此外,蚂蚁集团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显示出香港在稳定币领域积极的发展态势 。
非洲的加纳已成为非洲加密货币市场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约 17% 的成年人使用数字货币,全球数字货币使用率排名靠前。2023 年加纳央行推出数字资产监管草案,推动合法加密交易增长,且即将推出离线数字货币(e-Cedi),助力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包容性 。
东南亚的印尼从 8 月 1 日起调整加密货币交易税率,国内交易所出售加密资产税率从 0.1% 升至 0.21%,海外交易所出售税率从 0.2% 升至 1%,同时取消买家增值税,上调加密资产开采增值税税率,对加密货币挖矿特别所得税税率也进行了调整 。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调整,反映出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遭遇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国家通过立法为加密货币流通 “开绿灯”,试图挖掘其在金融创新、跨境支付等方面的潜力;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非法活动等问题保持高度警惕,通过税收调整、资质审核等手段规范市场。投资者在关注加密货币全球流通动态时,需密切留意各国政策变化,谨慎应对市场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