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允许比特币矿场吗?答案是否定的

比特币矿场,作为集中进行比特币挖矿的场所,曾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尤其在中国,其发展历程跌宕起伏。但时至今日,中国已全面禁止比特币矿场的运营。

比特币矿场的运作原理基于比特币挖矿机制。在这个场所中,大量专业矿机 24 小时不间断运转,通过计算复杂的密码学难题,来争夺比特币网络的记账权。一旦成功解决难题,矿场便能获得新生成的比特币作为奖励,同时将最新的交易记录添加到区块链中,以此维护比特币网络的运行。在过去,由于比特币价格持续攀升,挖矿收益颇为诱人,促使比特币矿场在国内大量涌现,尤其集中在水电资源丰富、电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如四川、云南等地,一度使中国成为全球比特币算力的主要贡献地。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矿场的弊端愈发凸显。从能源消耗角度来看,比特币矿场的能耗巨大。专业矿机功率高,且需持续运行,每生产一个比特币所消耗的电量,约等同于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这无疑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带来沉重负担,与我国推行的节能减排、实现 “双碳” 目标背道而驰。此外,比特币矿场在金融领域滋生出众多风险。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缺乏实际价值支撑,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投机炒作、洗钱、逃税甚至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威胁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

鉴于此,我国政府果断出手,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整治比特币矿场及相关虚拟货币业务。2013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比特币并非法定货币,不能在市场流通使用,拉开了规范虚拟货币市场的序幕。2021 年,政策监管进一步收紧。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1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的通知》,将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明确列为淘汰类产业,严禁新增项目,并要求加快存量项目有序退出。同时,严禁以数据中心名义开展比特币挖矿活动,限制相关企业用电报装和用能,停止财税金融支持等,从各个环节切断比特币矿场的生存空间。同年 9 月 15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 10 部门再次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彰显了我国打击比特币矿场等虚拟货币业务的坚定决心。近年来,各地积极响应,全面排查整治比特币矿场。例如,四川等地曾是比特币矿场的聚集地,在政策实施后,对违规矿场进行断电关停处理,拆除相关设备,清理场地。诸多比特币矿场从业者不得不放弃国内业务,转向海外寻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