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刚出来时的价格:区块链传奇的起点

在加密货币的璀璨星空中,以太坊如今已是耀眼的存在,其价格波动时刻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心。但回首往昔,以太坊刚问世时的价格,却与当下的高位形成了鲜明反差。

以太坊概念由天才少年维塔利克・布特林在 2013 年底提出,彼时他年仅 19 岁。2014 年,以太坊团队发起了首次代币发行(ICO)。在这场为项目筹集资金的重要活动中,投资者可用比特币兑换以太坊的原生代币 —— 以太币。当时设定的初始汇率颇为吸引人,前 14 天,1 枚比特币能兑换 2000 枚以太币,随后汇率线性下降,直至 1 枚比特币兑换 1337 枚以太币。此次 ICO 共持续 42 天,最终筹集到约 31000 枚比特币,按当时行情,价值约 1800 万美元,而发售出的以太币近 6 亿个。以此推算,那时以太币的价格约在 0.3 - 0.45 美元区间,近乎无人问津,在加密货币的早期浪潮中显得毫不起眼。

直至 201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项目正式上线,代号 “前沿(Frontier)”,这才标志着以太币真正踏入市场流通环节。项目启动时,初始 ETH 供应量为 7200 万枚,初始价格约为每枚 0.311 美元。上线初期,其交易并不活跃,价格也在低位徘徊。如 2015 年 10 月 22 日,以太币价格还在 0.42 美元附近波动,即便到了 2016 年初,也依旧维持在几美元的低位。

但谁也未曾料到,这颗价格低洼处的 “种子”,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从 2017 年开始,随着区块链概念的普及和 ICO 热潮兴起,以太坊因其支持智能合约的独特技术优势,成为众多项目的首选平台。这一市场需求的激增,直接推动以太币价格一路狂飙。在 2017 年的后两个季度,以太币价格疯涨,一度涨至历史顶点 1400 美元一枚,与刚推出时的价格相比,涨幅惊人。

以太坊刚出现时的低价格,是其发展历程中的起点,见证了加密货币从默默无闻到被大众熟知的蜕变。不过,其价格的大幅波动也警示着投资者,加密货币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早期低价买入的投资者或许收获颇丰,但市场的不确定性也随时可能让财富大幅缩水。如今回望,以太坊价格的演变史,无疑是一部充满传奇与挑战的加密货币投资篇章。